-
收藏
手機看
分享
-
-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(xù)觀看
什么是低蛋白血癥
- 什么是低蛋白血癥
-
參與醫(yī)生

低蛋白血癥在臨床上一般是指低白蛋白血癥,正常人的白蛋白,每個醫(yī)療單位的參考范圍不同,大約在40-55g/L,有些醫(yī)療單位是45-60g/L。不同的醫(yī)療單位參考范圍大體類似,如果低于30g/L,就稱為低白蛋白血癥。造成低白蛋白血癥的原因有外源性攝入不足,例如惡病質的人或者胃腸道功能失調的人,不能充分地吸收攝入的食物,或者某些疾病,病人不能攝入食物,攝入食物以后有可能加重疾病,所以就出現消耗狀態(tài)。血中的白蛋白就會降低,出現低白蛋白血癥。如果飲食方面沒有問題,也就是攝入沒有問題,那么排出就可能增多。最常見的就是通過腎臟排出和通過腸道排出,通過腎臟排出,在腎臟內科來說最常見,就是腎病綜合征,出現大量的蛋白尿,大于3.5g/24h,造成低白蛋白血癥,此時就可以診斷為腎病綜合征。如果排除腎臟排出的蛋白以外,腸道出現異常,也可以造成低白蛋白血癥,那就是炎癥性腸病,大量的蛋白質從胃腸道排出,從而出現低白蛋白血癥的情況。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治療,才能糾正低白蛋白血癥。
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