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低氧血癥的危害

參與醫(yī)生

低氧血癥是指機體內氧含量下降,還原型血紅蛋白增高。正常人氧分壓是80-100mmHg,隨著年齡增長,正常人氧分壓呈下降趨勢。當體內氧分壓<60mmHg,稱為呼吸衰竭,是明確的低氧血癥。低氧血癥患者較大的危害是機體缺氧,而氧氣是機體各個臟器必不可少的物質,耗氧量大的臟器包括大腦、心臟、肝臟、腎臟。如果短期缺氧,血氧含量不低,可能影響較小,但長期缺氧可導致各個臟器功能障礙,可出現腎功能障礙、性功能障礙、肝功能異常,還有大腦功能障礙如乏力、意識障礙。對于低氧血癥的患者,首先要給予氧療,糾正體內缺氧狀態(tài),可通過吸氧、高流量吸氧,甚至用呼吸機治療。其次要查明病因,重癥感染時要抗感染治療。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(fā)作時要盡快平喘治療,緩解氣道痙攣,肺栓塞患者要治療肺栓塞,病因解除后低氧血癥才能根本緩解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