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子宮內膜癌晚期靶向治療效果如何

參與醫(yī)生

瀏陽市人民醫(yī)院 石筱平 主任醫(yī)師
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,針對已經明確致癌基因位點治療方式。靶向治療現在最常見抗血管生成劑,代表藥物有貝伐單抗和PARP抑制劑、奧拉帕利藥物。目前在婦科惡性腫瘤中,靶向治療只應用于卵巢癌晚期。卵巢癌初始治療包括手術加鉑類為基礎聯(lián)合化療,近期把卵巢癌晚期初始治療再加靶向治療作為卵巢癌初始治療。 2018年10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上宣布,PARP抑制劑、奧拉帕利可推遲卵巢癌復發(fā)時間達3年以上。目前靶向治療只用于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、卵巢腫瘤維持治療,適用于基因有突變和鉑類敏感治療,但不能作為臨床一線治療方式。而且貝伐單抗和阿拉帕利不能同時應用于卵巢癌維持治療,希望以后有子宮內膜癌晚期靶向治療循證醫(yī)學證據。
相關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