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 手機看

分享

溶血性黃疸是指什么

參與醫(yī)生

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(yī)學院附屬協(xié)和醫(yī)院 張勇 主任醫(yī)師
所謂的溶血性黃疸,是指患者出現(xiàn)了黃疸的表現(xiàn),但是黃疸的原因是紅細胞被大量地破壞所導致。膽紅素分為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,也叫結合性膽紅素和非結合性膽紅素。一般是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以后,先形成一種非結合性的膽紅素,也稱為間接性膽紅素,這種膽紅素一般情況下會經(jīng)過肝臟的加工和處理,變成直接膽紅素,也稱為結合性膽紅素,這就是膽紅素形成的過程。當這種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以后,這種間接的非結合性膽紅素的含量就會顯著地升高,很大地超過肝臟的處理能力,而其實肝臟的處理能力是正常狀態(tài),因此結合性膽紅素的升高非常輕,相對占比比較低,所以這種情況也稱為內科性黃疸。溶血性黃疸主要分為先天性溶血性黃疸,以及后天獲得性溶血性黃疸。具體的治療方案需要找到紅細胞被破壞的相關原因,針對病因進行治療,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溶血性黃疸的問題。
相關視頻